搜索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老师赴清华附中学习心得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5-05 18:46

  2018年4月中旬,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第三批老师赴北京清华附中开始为期一周的学习。13位老师们在清华附中聆听讲座、参观校史馆、深入课堂观摩教学,与清华附中老师们促膝交谈……在这所百年老校里,老师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思考着,也悄然地改变着,渴望满载而归,开启新的教育征程。

  特色德育: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

  清华附中王田主任的德育分享让老师们赞叹不已!清华附中的核心理念是:为领袖人才奠基,让每位同学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在“身心健康 品学兼优 视野开阔 能力超群 心怀天下 厚德自强”的教育愿景的指导下,清华附中将德育融入到一系列活动中,从体验开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在活动中将家国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image001.jpg

  语文教育:让诗文在笔尖流淌

  本次学习,中文教育研究院两位老师观摩了北京市海淀区骨干教师的《论语》研修课,走进了清华附中初中、高中的语文课堂,并和附中老师们亲切地交流教学感悟。在语文教学方面,清华附中的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关注时事热点的敏感度等,并将课堂交给学生。这里有学生深情的配乐朗诵,有学生自信大方的名著分享,更有流淌于学生笔尖的优美诗文,学生是课堂闪亮的明星,而老师总是在静静地聆听中及时点拨、指导,附中的语文课堂更像是学生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语文课堂,不动笔墨不看书,让诗文在笔尖流淌,这是我们最大的体会。

image003.jpg


  外语:我的课堂我做主

  清华附中的英语课堂,不论是阅读、写作、语法讲解还是听力练习,给大家最深的感受是:课堂开放、教师专业、学生主动。教师全英文的教学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上学生良好的语言功底,课堂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清华附中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优美的语音语调、生动的肢体语言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主动思考的课堂是这次赴清华附中学习老师们最大的收获!

image005.jpg


  常规课堂中的跨学科融合

  此次赴北京清华附中学习,人文研究院的老师们最深的感受就是常规课堂中跨学科的融合。

  常规课堂中跨学科融合表面上是内容的融合,更深层次的是学习方法、话语体系的融合。因为在人的高阶认知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科是殊途同归的。抛掉分数制约,抛开学科壁垒,开阔视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面向未来的角度,找出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再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进行整合。 清华附中的学习,让大家的视野更加开阔!

image007.jpg

  让校园充满艺术气息

  清华附中的校园充满了精美的艺术品,随时都给大家带来惊喜。教室围墙的布置,走廊的点缀,包括食堂里的学生的海报,无不散发艺术气息。早操整齐而流畅,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通过这次在清华附中的学习交流,艺体研究院的老师们都收获颇丰。这些收获能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艺体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老师们决心在学习清华附中优点的同时再结合云南本土的文化特色,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氛围。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为期一周的学习,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的老师们收获满满。在感叹回味的同时,我们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次学习的成果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自己的课堂上,如何惠及到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的学生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这样一批年青、上进而又朝气蓬勃的老师们的钻研下,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必将开启新的教育征程!


西联-基本元素.png

  友情链接:昆明市教育体育局 | 清华附中




学校地址:昆明市呈贡区万青路3099号

办公室电话:0871-65950197

招生办电话:0871-65957997

设计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